日前,福建省纪委监委通报五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,其中包括华安县原县长陈东海政绩观错位,搞“形象工程”,不顾反对意见推动项目上马,致使财政资金遭受重大损失。
\n这一反面典型案例,再次引发舆论热议“三拍”干部。所谓“三拍”干部,是指不懂装懂、自以为是,遇事或作决策喜欢拍胸脯、拍脑瓜、拍屁股的干部。近年来,一些“三拍”干部造成的问题令群众生厌反感。比如,湖南某地盲目跟风建古城,导致亏损超10亿元;河南某地随意决策,斥巨资建牛郎织女雕塑;内蒙古某部门一味追求政务大厅“高大上”,造成资源严重浪费。
\n这些事例证明,“三拍”干部危害不小,其造成的“决策—失误—无人负责”的恶性循环,不仅会“拍”坏党风政风,更会拍散群众信任。
\n01
\n从各地通报的案例来看,“三拍”干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,有的频繁换赛道,有的盲目铺摊子,有的热衷搞形式……形式虽有差异,但归纳起来,往往有着以下共通点:
\n拍胸脯保证。前不久有媒体报道,贵州铜仁一座殡仪馆建成8年却荒草丛生,原因是当年政府招商时在协议上“打包票”,投资人信了后选择“先上车”,结果却被卡在“补票”关,导致后面产生连锁反应,双赢变双输。现实中,这类口惠而实不至,沾染“江湖义气”的干部时而有之,他们为了完成个人政绩,不顾实际情况和法律依据,随意许诺,讲大话爱吹牛,结果往往给企业和群众造成损失。
\n拍脑袋决策。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,更没有决策权。一些“三拍”干部出于急功近利、思维局限、利益输送等原因,违反议事决策程序,不顾事物发展客观规律,大搞“一言堂”和“家长制”。这些不民主、不科学的决策,往往让地方和单位背上沉重包袱,有时候甚至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,最终陷入恶性循环,干部不服气、群众不信任。
\n拍屁股走人。兑现不了承诺就溜之大吉,换个岗位继续当官;决策失误了就推卸责任,甚至想方设法另谋高就……在“三拍”干部的各类表现中,拍屁股走人最令群众厌恶。近年来,转岗、提拔、退休后仍被追究责任的官员增多,释放出的正是全面从严治党信号,治理的正是那些留下烂摊子后拍屁股走人的干部。
\n广西柳州轻轨项目烂尾。/央视新闻客户端
\n02
\n现实中,“三拍”干部的表现千差万别,但导致群众寒心失望的原因,往往就在于“软硬皆失”。
\n从“软”上看,“三拍”干部失了对权力的敬畏心,导致政绩观错位。
\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要守住权力关,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,坚持公正用权、依法用权、为民用权、廉洁用权”。然而,一些“三拍”干部既不“敬”权,不知道该干什么,也不“畏”权,不知道不该干什么,导致思想滑坡、初心失守,一步步滑向人民的对立面。
\n对此,各级党组织既要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,自觉用好权力为人民服务。同时,也要借助警示教育、以案说法等方式,以“畏”警其心、止其行,严厉敲打震慑那些跃跃欲试者,真正让干部从内心深处不敢当、不想当“三拍”干部。
\n从“硬”上看,相关制度的落实不严,让“三拍”干部钻了空子。
\n严格落实制度,是防止“三拍”干部出现的最好“杀招”。平时,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,完善“三重一大”决策机制,建立健全述责述廉制度,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等。只有不断织密制度笼子,才能挤压“三拍”干部的生存空间。
\n干部离任时,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,做好巡视巡察,落实干部考察考核,并形成交叉联动。若干部在“三拍”中,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、以权谋私、搞暗箱操作等,要依法依规处理,让违法者被罚、违纪者被惩,持续释放制度的威慑力与保障力。
\n03
\n要防止“三拍”干部拍散群众信任,除了完善制度、强化监督之外,也要秉承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原则,甄别并帮助那些轻微决策失误的干部,让他们从“无所谓”到“有所为”,以高素质干部队伍带动地方发展,赢得群众信任。
\n具体来说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:
\n既罚也爱,用充电学习减少无心之失。对“三拍”干部造成的问题需要辩证地看,若是有意为之且危害巨大,必须严肃处理;对于因能力不足、认识局限所造成的危害较轻的过错,则可依法依规从宽处理。上级部门可专门制定干部能力培训计划,借助脱产培训、中心组学习、网络培训、在职自学等方式,运用讲授式、研讨式、案例式、模拟式、体验式等方法,提升干部治理能力,减少过失过错滑向“三拍”的概率。
\n既责也护,用容错机制保持干事热情。改革发展既需要专业能力,也需要闯劲冲劲。因此,对于一些干部因为创新而导致的小失误,要坚持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变“有错”为“有为”,重庆为受到诬告的干部正名,浙江化解干部“洗碗越多摔碗越多”的顾虑等,皆是如此。当下,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,只有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、激励和约束并重,才能避免让“干劲足”变成“拍脑瓜”,让创新热情变成“三拍”冲动。
\n既催也引,用考核评价引领积极作为。教育纠治“三拍”干部,不仅需要初心使命上的催促与感召,也需要以科学的考核评价,精准指引其积极作为。具体来说,就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方式,精准识别是“作秀”还是“做事”,是“造势”还是“造福”,不断用管基础、利长远、固根本的考核指挥棒,引领干部树立历史眼光精心谋事、潜心干事。
\n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,每一个发展机会都十分珍贵,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不能错失。面对发展压力与政绩诱惑,干部要始终保持对权力和人民的敬畏,尊重客观规律,既不揠苗助长,也不“躺平”熄火,在甘做铺垫工作、甘抓未成之事中赢得人民信任。
\n原标题:别让“三拍”干部拍散群众信任场外配资
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